访谈时间:2019年12月9日下午3:00~5:00
访谈地点:县融媒体中心演播室
主办单位:县政府网站 县融媒体中心
承办单位:肥西县教育体育局
访谈嘉宾:
陪同嘉宾: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发〔2018〕39号)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9〕3号)
3、《中共合肥市委 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合发〔2018〕32号)
4、《肥西县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7—2020)
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网站发展指引的通知》、《肥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政府网站暨政务微博微信工作的通知》精神,经县政府同意,县融媒体中心、县政府网站开设“在线访谈”栏目,邀请部分乡镇和县直单位负责同志,回答相关热点话题,并且通过互动交流,听民声、汇民智、解民忧、聚民心,促进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县党代会、《县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重点工作任务的落实。
本期访谈,我们邀请到肥西县教体局副局长徐润青就“大力发展公办园 着力解决入园难入园贵”话题进行访谈。
主持人:徐局长,您好!学前教育关系到千家万户,首先,想请您介绍一下肥西学前教育的总体发展情况和特点?
嘉宾: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从2011年起,连续实施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学前教育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幼儿园130所,其中,公办幼儿园57所,在园幼儿12439人,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为45.7%;民办幼儿园73所,在园幼儿12762人,占比为54.3%。全县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为76.3%,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1.5%。目前,共有市级一类幼儿园14所,县级一类幼儿园24所。
肥西作为全国百强县,全省唯一的人口净流入县,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在学前教育上有2个特点:一是适龄幼儿增速快,2015年全县在园幼儿仅2.1万人,到2019年已增加至2.7万人。二是城镇化聚集效应明显,从2019年秋季入园情况来看,上派镇和桃花镇、肥西经开区、柏堰科技园等大桃花片区占比达到了73%,热点地区资源供给紧张。
主持人:听了您刚才的介绍,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部分区域出现了“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破解这个难题,我县都有哪些举措?
嘉宾:“入园贵入园难”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大家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这一重大民生关切,县委书记金成俊领衔督办县政协《关于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尽快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重点提案。按照教育优先的发展理念,全力加快我县学前教育发展。以大力发展公办园为抓手,优化布局,调整结构,多渠道增加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学位,着力破解“入园难入园贵”问题。
一是新建一批,增加公办学位。2011年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之前,我县仅有12所公办幼儿园,现已增加至57所,仅2019年秋季新开园的公办幼儿园就有9所。到2020年,还将有10所公办幼儿园投入使用,届时,全县公办园总学位数将达到1.76万个,满足全县50%以上幼儿 到公办幼儿园的入园需求。近期,还将在城关和大桃花片区选址新建15所左右的公办幼儿园,充分发挥公办园“引领方向,平抑收费”的主渠道作用,破解热点区域的入园难入园贵问题。
二是移交一批,扩大公办资源。一是回迁安置小区配套幼儿园全部移交县教育主管部门,举办为公办园,今年已移交4所,增加学位1530个。二是商住小区的配套幼儿园移交,今年共督促无偿移交7所2012-2014年挂牌出让的开发小区幼儿园,增加公办学位2520个。下一步,对符合移交条件的小区配套幼儿园,原则上全部举办成公办园。
三是调整一批,优化办园结构。主要是指引导、鼓励民办幼儿园转型为普惠性幼儿园,执行政府指导价,降低收费标准。今年已有2所小区配套幼儿园申请转办普惠园,1所开发小区配套幼儿园正在办理移交手续,移交后也将转型为普惠园。下一步,我们将联合县民政、发改等部门,采取综合措施,引导更多的民办园转型为普惠性幼儿园。
主持人:刚才您介绍了破解城关等热点地区的“入园难入园贵”问题的办法,听后感觉特别振奋,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肥西的学前教育已迈入跨越式发展的阶段。那么,其他乡镇的幼儿园发展情况如何?
嘉宾:均衡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我们一以贯之的发展理念。在一期、二期学前教育发展行动计划中,全县共投入近1.3亿元,新建20所乡镇中心园,实现乡镇公办幼儿园全覆盖。目前,除上派镇和大桃花片区,其他12个乡镇共有公办幼儿园30所,民办幼儿园33所。在公办园的发展上,城乡幼儿园在软硬件配备上没有差别,但民办园的发展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们将通过提高公办优质资源的覆盖面,逐步缩小城乡差别。
主持人: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鼓励引导规范社会力量办园,我县是如何加强对民办园管理的?
嘉宾:目前,全县民办幼儿园占比近55%,是学前教育的重要支撑,规范和促进民办幼儿园的发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我们在工作中,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促进民办园发展。一是抓安全促规范。全面落实民办园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不断改善办园条件:如,全县公民办幼儿园统一实“施明厨亮灶”工程,安装高清探头,县市场局通过网上监控平台随时巡查;幼儿园校车全部纳入合肥市校车监控平台,实时在线,专人巡查。二是抓质量促规范。公民办幼儿园教师统一纳入县教体局的年度培训,每年暑期集中对幼儿园的园长、教师、保育员等进行分类培训;组织民办园统一参加县幼儿教师基本功大赛等教科研活动,着力提升民办园的保教水平。三是抓监督促规范。主要是通过中心校的日常管理,县教体局的年检、日常督查,以及县公安、市场、卫健等部门的监督检查,促进民办园的规范有序发展。
主持人: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水平是广大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我们县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
嘉宾:围绕打造普及普惠、安全优质的学前教育发展体系,我们综合施策,不断提升幼儿园的保教水平:
一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从2012年起,我县开始招录在编幼儿教师,现已累计招录230人,有效改善了幼师队伍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提升了幼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今后,根据学前教育发展需求,还将继续加大招录力度;同时,通过转岗补充,以及与肥西师范合作,开展岗位实习等办法,充实师资队伍。
二是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始终将打造一支具有良好师德的幼师队伍作为重中之重,通过示范引领、后进鞭策等多种办法,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幼儿教师队伍。去年3月,召开了全县幼儿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大会,全县600多名幼师参加了大会,集体宣誓,庄严承诺做社会认可、家长满意的合格幼师。
三是开展教科研活动。定期组织开展幼儿教师基本功大赛、玩教具制作比赛、民间趣味体育游戏、娃娃乐故事会、啦啦操比赛等教科研活动,不断提升幼儿教师的业务水平。近3年,肥西幼教教科研共获得国家级一等奖3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6个;安徽省一等奖4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6个;合肥市一等奖20个、二等奖25个、三等奖42个。
四是探索集团办园模式。依托市、县级一类幼儿园,通过“名园办分园”和“集团化办园”的方式,着力提升优质公办学前教育资源的覆盖面。目前,肥西县直属机关幼儿园、上派镇中心幼儿园已各开办4所分园。下一步,将依托县直幼儿园和肥西师范的学前教育资源,筹建“肥西幼教集团”,进一步发挥优质公办园的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
五是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肥西学前教育从实际出发,探索出一条分层指导、分级管理、分类发展的管理模式。以评价为抓手,充分运用民办园年检、普惠园的认定和评优,以及公办园绩效评估等一系列评价措施,促各级各类幼儿园优质发展。
通过持续发力,近年来,全县共获评市级一类幼儿园14所,县级一类幼儿园24所,涌现出了周玲名师工作室,卓越教师吴莉等一批先进典型,肥西学前教育正阔步从“幼有所育”走向“幼有优育”。
主持人:去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庭教育作了深刻论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您学前教育阶段的家长有哪些建议呢?
嘉宾:201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四个第一”的高度对家庭教育做了深刻论述,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总书记的这一论述,凸显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人生百年,立于幼学。3-6岁是孩子启蒙的关键阶段,如何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在这里温馨提示三点,供家长们参考:
二是树立科学的保教观。现在仍然有些家长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担心上小学跟不上,希望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内容,这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认知特点。幼儿期是以游戏为基本的活动形式,幼儿通过亲身体验、直接感知、实际操作来进行学习。家长要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树立科学的育儿理念,积极配合幼儿园实施科学保教。
三是坚持“家园”共育。在幼儿园阶段,对幼儿的教育任务主要是塑造良好的品行和生活、学习习惯。一方面幼儿园要加强与家庭、社区的沟通协作,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另一方面,本着一致的教育目标,家长也理解、配合与支持幼儿园的工作,及时沟通、相互协同,提高保育实效,共同为孩子美好的一生奠定稳固的基础。